深度工作力讀後感-讓每分每秒都有價值
堅持不懈,認真努力真的好難。人每天從一睜開眼就不斷的被各種事情打擾。所餵禪宗的高級境界就是 "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然而即使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卻值得多少大智慧的高人用一生去鑽研。
我沒有這樣的終極追求,我只有對於自己無止境的分心感到困擾。所以這本書非常符合我這一兩年尋尋覓覓的解答,也就是如何專注?
現代人因為網路科技和智慧手機,導致每個人都不斷被各種各樣的雜訊干擾,無法專注在工作上。作者在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說服讀者,專注是一件好事,而全時連網則是有害無益的。
書中作者將日常事務區分為兩類:
淺薄工作
深度工作
淺薄工作佔據的時間短,工作簡單,可以快速反應處理。但是實際上工作價值很低。比如:回FB、回line、接聽不重要的電話。
深度工作需要耗費的時間長,工作的難度高,必須全神貫注。可是是你生命中真正值得用大部分時間投入的事情,比如:重要的工作專案、學習新技能、閱讀和寫作......等,都非常依賴深度工作的能力。
書中用了很多例子和科學報告來証明深度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也點出了持續深度工作其實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時無刻都維持在深度工作的狀態。所以作者除了讚揚深度工作能力,也提供了不同的方式讓讀者進行時間管理、工作管理和自我管理,以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人深度工作的能力。
作者鼓勵讀者盡量培養和鍛鍊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不過他並不責備無法執行而必須被淺薄的瑣事不斷打擾的人,他體諒某些對於現代工具因為工作或是日常需要而有不得已的依賴的人群。
值得特別留意的是,作者強調,其實很多人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需要這些網路社群軟體。
"你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被關注",這句話對我有如被當頭棒喝,或許也該是時候減少漫遊在網路世界,把時間分配給真正需要的地方。
值得特別留意的是,作者強調,其實很多人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需要這些網路社群軟體。
"你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被關注",這句話對我有如被當頭棒喝,或許也該是時候減少漫遊在網路世界,把時間分配給真正需要的地方。
另外書中提到的時間管理方法中,我覺得最好用,也最適合我的方式是每日工作表的規畫。
利用google的日程表,我可以在每天早上或是前一天的晚上把一整天的時間通通安排好,同時可以保留彈性,隨時隨地輕鬆的調整時間安排。
安排任務的目地並不是為了照表抄課,而是確保時間都有妥善運用,沒有被無意識的自動駕駛給浪費掉。
這本書配合Esor出版的"Evernote 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讓我可以嘗試盡量好好規劃時間去執行我的工作和學習計畫。希望配合不斷實驗和調整可以讓我找到一個適合我的時間管理方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