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入門> 讀後摘要-攻擊、攻擊、再攻擊

因為合氣道有練習合氣劍的緣故,最近對劍道有點興趣,想稍微了解一點。於是在圖書館借到這本很舊的<劍道入門>回來讀,這本書跟我差不多老了,不知道從圖書館上架之後,有多少人像我這樣每個字把他讀過一次? 日文版的原作者是 七段劍士 志藤義孝 中文翻譯是 林木岐 內文蠻豐富的,從劍道的起源、護具的穿戴方式、基本動作、進階應用技巧到比賽規則和傳統劍術心法都有做介紹。確實是一本基礎的劍道入門。 書中不斷傳達一種觀念,我覺得是國術比較少明確提到的,就是“攻擊”。無論是主動攻擊、搶先攻擊、後發先至的攻擊,劍士的心中隨時都要存在有攻擊的念頭,不能落入被動等待應對。就算在形的演練中要等待對手先攻,也要純有用氣勢逼迫對手不得不出手的“主動”。 也就是說,無論是我先攻或是後攻,都是由我決定的,戰鬥中要盡力去奪得這種主動的能力。忽然讓我想起懷湘老師以前說過的“自由”的概念。 國術由於尤其是太極拳由於強調化力和舍己從人,反倒容易落入只能被動應對,最後手忙腳亂的狀況。這種時時刻刻抱持主動的觀念讓我頗受啟發。 以下節錄一些我覺得我有用的或是比較泛用的武術理論的部分。 持劍 左手小指能碰到把手頭的程度,右手握近鈪,兩手輕往內側擰。握住時小指和無名指輕按,浮著食指和大拇指,中指以支撐的程度,以輕鬆的心情握住。 手臂的下筋用力而上筋放鬆。這樣的握法自古稱為“左手拿雨傘右手握雞蛋” 架勢 上段 下段 八相 側身 左拳要在身體的正中線上 做出架勢時,手的握法不要改變 改變身體的方向,定腰成為半身之勢 腳步 移動的時候下腹部要用力,腳步才會輕快 步腳=自然步 送腳=類似鶴拳過門 開腳=左右閃開時用的步法,扭腰比腳步重要。重點是改變身體面對的方向 跳腳=跳遠比跳高重要 連腳=跟步 基本攻擊 揮劍的時候兩拳和劍尖要對準中線 往上揮到從兩拳之間能看到對方的程度即可 揮下來的時候握法不要變,也就是揮下來的時候所有手指都能指向上 揮下來攻擊對方正中頭部時,手要自然伸直 竹劍要擊中對方頭部的瞬間,右手該往左擰、向前加力(推力),左手往右擰、向後拉。擰過手之後必須立刻放鬆,準備下一次的攻擊。 練習時盡量不要做空揮,盡量以實物來打,才能夠使出擰手的動作。如果做空揮,肩部和手部都容易產生濁力。打擊實物也可以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