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史托克之德古拉>讀後感


最近終於把經典的恐怖名著 “德古拉” 給看完了。一切邪惡浪漫的起點,德古拉。
這本經典的恐怖小說就像是他的書名一樣,是能夠跨越漫長時光依舊邪惡恐怖優雅迷人的精彩作品。
德古拉整本小說是用書中角色們的日記和書信集結而成的,包含了律師強納生的日記,強納生的妻子米娜的日記,米娜的好友露西的日記,露西的眾多愛慕者們的日記和他們之間的書信往返。這種寫作方式,就算在今天也算特殊的寫作方式,營造出一種寫實逼真的感覺。小說的步調明快,從第一頁就籠罩著未知的迷霧。實際上比起恐怖,更多的是對於未知的懸疑驚悚。
很特別的是,德古拉在小說中正式露面登場的橋段意料之外的少。其實他是一直以一種似有若無的陰影存在。只能懷疑,卻無法確認。直到書的最後,眾人也是趕在太陽下山前,在德古拉有能力大顯神威之前就趕忙先殺死他。
所以德古拉到底有多強多邪惡,在小說中是一個謎。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德古拉成為了永遠最強最優雅的吸血鬼之王。
在小說的情節描述上,比起現在的恐怖小說而言,真的是相當優雅。對於故事中的血腥殘暴描述並不多,可是仍然能夠藉由眾人書信往返中的欲言又止,傳達出角色們對於週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的恐懼和絕望。
而且因為伯爵始終沒有出現,反而顯得伯爵似乎無所不在。
角色塑造的部分,書中女性角色露西和米娜的甜美可愛歷歷在目,甚至在露西死掉了的時候我也感覺到跟他的仰慕者們一樣的遺憾。尤其是在露西變成吸血鬼再次出現的時候,雖然我早就知道會這樣了,但是當露西說出那些性格大變的陰狠台詞的時候,也讓我覺得於心不忍。甚至是當劇情發展到後段,米娜也被伯爵咬了之後,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深的魔化,明知道最後會得救,卻也還是會感到緊張。
作者在女性角色的描寫上真的是非常用心。
至於男性角色相較於女角,辨識度就弱了很多。可以知道少數幾個角色的性格大概是什麼樣子,但是每個人都是堅毅優雅的紳士,談吐幾乎沒有差別。這部分真的比較可惜。
可能也是因此顯得凡赫辛博士雖然小說的中段才登場,卻是整本小說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男性,所以後來成為德古拉的宿敵確實可以理解。

此外在小說的劇情上有一些問題並沒有解開。比如強納森究竟是怎麼逃出德古拉城堡的;德古拉為什麼會這麼湊巧攻擊了一群跟強納生有親友關係的人,是伯爵刻意挑選強納森週遭的親友作為戲弄的對象嗎?……等。諸如此類的細節在小說中並沒有明確的給出答案,或許當時作者也沒有很認真在考慮劇情的合理性。有點可惜。
不過可能也是這些劇情上的瑕疵,讓這百餘年來的“二創”幾乎無窮無盡。

透過這本一百年前的小說,可以感受到當時的中上層社會是怎麼樣在生活,互動往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不同的國家之間還存在有相當大的文化差異,可以看到故事中在歐洲之間旅行的時候沿路的風土民情的描述。
同時那個時代也是現代科技才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精神醫學,留聲機,蒸汽船,但是同時數百年流傳下來的各種迷信和對自然的恐懼也還沒完去排除。剛開始萌芽的科技和逐漸衰弱的迷信之間的對抗其實也正是小說中的一個題材。
雖然乍看最後是凡赫辛一行人用迷信戰勝了德古拉,但是凡赫辛運用這些迷信的方式其實將它作為一種科學來使用。他們是實際測試然後驗證這些方式對吸血鬼有效果,然後才大膽去運用這些迷信。
其實這是一種究竟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很有趣的比較。


總而言之,以一本百年前的小說來說,“德古拉”非常精彩好看。
如果不排斥當時的人囉哩八唆的講話方式的話,德古拉真的值得一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合氣道入門>-鹽田剛三大師的著作

武道狂之詩21讀後感-最終章

<武道狂之詩 19>—一首濺血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