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

圖片
本來爸爸想把日記放生不寫了,但是媽媽說很喜歡爸爸寫給你的成長筆記,所以還是得繼續寫下去。 最近你長大的好快。 一下子已經會說好多話了,個子也長高好多,開始開口閉口都是不要,想表達自己的想法。 爸爸覺得好高興又有點難過。 高興你一下子就長大了,也難過你一下子就長大了。 希望能多看一眼你像現在這樣天真的樣子,又希望看看你長大之後是什麼樣子。 父母的心情真的很矛盾。

孩子一歲了

  前幾天,兒子終於滿一歲了。 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現在相對摸清楚孩子的需求與脾氣,感覺好像一轉眼就過了,細細回想又覺得真是漫長的一年。 這一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有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也有奶奶離開了的傷感,有深夜孩子不睡覺時的憤怒,也有孩子生病住院時的不捨,匆匆忙忙孩子就長大了。 現在他開始學著走路,開始呀呀學語,我還記得他開始喊爸爸媽媽時的興奮,轉頭就變成到底為什麼一直喊人的煩躁。 每天看見他一點一點的在成長,看他爬來爬去的在探索眼前的一切,才在讚嘆他好像有無止盡的好奇心和用不完的體力時,他卻忽然打個呵欠哭著想要抱抱睡覺了。 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必須是個諄諄教誨的老師,有時又必須像是耐心等待弟子頓悟的老僧,可是很多時候我也覺得孩子就像是個總是拋出難題引導我反省的老師。 深夜孩子哭鬧不睡,我忍不住發怒,看見孩子驚嚇的表情,我反省自己的情緒控管有待加強; 煩惱孩子因為好奇而到處搞破壞時,讓我想到自己是不是對新事物已經少了好奇心; 因為孩子佔據我許多時間和金錢,讓我必須學著更加謹慎地運用所剩不多的時間和金錢...... 在被孩子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時候,我才真正能體會爸爸媽媽對我付出了多少的關愛。 原來當我在教導孩子認識世界的時候,孩子也在教導我怎麼當一個父親,甚至教導我怎麼當一個孩子。 未來的日子,寶寶會越來越活潑好動,想必也會需要更多的精力來陪伴。無論如何,都希望孩子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將來能一起度過更多的生日。

夫妻關係

夫妻相處真的很困難,是很深的學問。 小到打掃房子的時候什麼該丟,什麼不該丟;大到家裡的財務規劃、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會有沒完沒了的爭執。 就算明知對方也是為了家裡好,但是矛盾的想法並不能因為出於善意而被採納,只會默默演變成智力鄙視或是人格批評。這些都是雙方不願意感受到的。 所以必須經常回憶自己跟這個人結婚的初衷,還有記得這是兩個人的家,不能光靠一個人的努力或是誰完全的忍耐來維持。 學問很多,婚姻也是一個漫長的修行。

戰爭論-認知與判斷力

 一個人只有認識力而沒有判斷力,或者只有判斷力而沒有認識力,都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能力和知識是有一定關聯的。 -戰爭論 知識是判斷力的依據,而判斷力是知識的發揮。 如果有事情沒有辦法快速或者有把握地做下決定,很明顯就是輔助判斷的背景知識不足。 有足夠的知識卻沒辦法做判斷則可能是經驗不足,或是性格太優柔寡斷。這些都是可以訓練的。 歸根結柢,決斷力需要的面向就是知識和經驗,而這些都是可以花時間養成的。絕對不是什麼需要特殊天分的事情。 翻開書,只是隨便讀一頁,立刻就覺得被打臉,臉痛痛的。 好書就是這麼厲害,難怪是傳世經典。

二刀流的娃娃車-喊爸爸囉!

  最近小芾終於開始會喊爸爸了。 但是他真的是個調皮愛惡作劇的孩子,經常會故意跟大人唱反調。 當你對著他喊"媽媽",他就故意喊"爸爸";希望他喊"爸爸",他就故意喊"媽媽"。這麼小就喜歡唱反調,想捉弄大人,以後一定很讓人傷腦筋。 最近也比之前更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找媽媽會喊"媽媽",想找阿媽會喊"阿媽",肚子餓了會喊"NENE",自己喜歡的枕頭被我睡走了,還會很堅持要把枕頭從我的腦袋下面搶回來。 越來越有主見,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孩子在長大,憂的是我越來越想扁他了。哈哈

二刀流的娃娃車 0701

圖片
  (戴著寶寶安全帽的小芾) 去年阿媽過世之後,好久沒有寫育兒週記了。 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而已,雖然事情很多很忙,還是覺得應該要重新開始日誌的紀錄。 所以週記再開! 因為用集數來寫很麻煩,所以以後就統一用育兒週記加上日期就好。 最近小芾的活動力跟脾氣都同步正向發展。 自從他開始能夠爬行之後,除非面前有玩具可以玩,不然他就急著想到處爬,四處看看。 一旦看到他能夠扶著站起來的地方,他就想站起來東張西望。 幾乎除了睡覺以外,沒有一秒鐘能靜下來。 (爬來爬去玩玩具) 同時脾氣也越來越大。 開始可以看得到他會生氣了。 吃掉他的水果會生氣、想睡覺會生氣、肚子餓會生氣......甚至是因為換尿布的時候掙扎太過分,被我吼了一下。他居然一兩天不願意正眼看我...... 有時候看他成長會覺得有點可怕,我能把他教育好嗎? 真是擔心......

讀書心得-原子習慣

圖片
這本書很多朋友都跟我推薦過,其實我也有一本,但是遲遲沒有抽空去閱讀。 最近終於讀了之後,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家會這麼推了。 這本書就像是另一本熱銷書 刻意練習 的操作手冊,實用版本。 書中將習慣的養成分成四個步驟: 提示 渴望 回應 獎賞 想要養成好習慣,就要強化提示出現在周遭的機會;相反的,想要消除不好的習慣就要減少提示在週遭出現的機會。 有了好的提示觸發,後續的渴望、回應就很容易引發。再有一個夠有激勵效果的獎賞,就能把習慣養成導向正向的循環。 書裡面還介紹了很多養成好習慣的技巧,都是具有操作性,能夠實際作用的方法。 在新的一年,有很多想實現的目標,就需要建立好的習慣來長期執行,這本書裡面提供的方法就很有參考價值。 對於做生意的朋友,其實也可以把這一套習慣養成的模型想辦法在客戶的身上養成。也就是讓客人一有特定需求就立刻聯想到你,如果能讓客人建立這種習慣,生意就會更好做了。 有了清晰的概念,就容易想到很多明確的執行辦法,這就是分析總結概念的價值。